2,3,4,5,6,7,8,9,10,11,12,13,14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模式  - 列表 - 第2页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15 |装饰器模式

15 |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又叫做包装模式。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这种模式创建了一个装饰类,用来包装原有的类,并在保持类方法签名完整性的前提下,提供了额外的功能。是继承关系的一种替代方案。优点:装饰类和被装饰类可以独立发展,不会相互耦合,装饰模式是继承的一个替代模式,装饰模式可

设计模式14 |享元模式

14 |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主要用于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提高性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构的方式。享元模式尝试重用现有的同类对象,如果未找到匹配的对象,则创建新对象。使用该模式的关键是将享元的内蕴状态(可以共享)即外蕴状态(不可以共享)区分开来。优点

设计模式13 |代理模式

13 |代理模式

所谓代理,指的是具有与代理元(被代理的对象)具有相同接口的类,客户端必须只能通过代理与被代理对象进行间接交互。而代理一般会在和客户交互过程中进行某些特殊处理。例如你要买导弹,你没法跟制造商直接接触,只能通过代理军火商进行交互,而军火商则会在你和他交互过程中,做一些例如加价操作。优点: 1、职责清晰。 2、高扩展性。 3、智能化。缺点: 1

设计模式12 |外观模式

12 |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隐藏系统的复杂性,并向客户端提供了一个客户端可以访问系统的接口。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向现有的系统,比如类库、子系统等,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来隐藏系统的复杂性。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提供了客户端请求的简化方法和对现有系统类方法的委托调用。优点:1、减少系统相互依赖。 2、提高

设计模式11 |迭代器模式

11 |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又叫迭代模式。迭代器模式提供了一种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各元素的方法,隐藏了对象的内部结构,为遍历不同聚合结构,提供了如“开始”、“下一个”、“是否遍历结束”、“当前遍历位置”等统一的操作接口。即该模式在遍历容器之前,新定义了一个外部类,容器把对内部对象的遍历访问委派外部类。在使用该模式之前,我们应该明白迭代器模式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设计模式10 |责任链模式

10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也叫做职责链模式、职责连锁模式。在该模式下,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某个对象处理了该请求。在链上的处理者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处理该请求,一个是将请求推给下一家。一个请求最终可能会出现没有被处理的情况。例如客户把一个请求交给A,A完成了a部分之后,把任务交给B,B完成了b部分交

设计模式09 |模板模式

09 |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又叫做模板方法模式,是行为模式之一。它把具有特定步骤算法中的某些必要的处理委让给抽象方法,然后通过子类继承实现对抽象方法的不同实现从而改变整个算法的行为。即先制定一个顶级的逻辑框架,而将逻辑的具体实现细节交给具体的子类来实现。例如:制作汽车都需要三个步骤:制作车头->制作车身->制作车尾。但是对于JEEP车,需要的顺序

设计模式08 |组合模式

08 |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又叫部分整体模式,是用于把一组相似的对象当作一个单一的对象。组合模式依据树形结构来组合对象,用来表示部分以及整体层次。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创建了对象组的树形结构。使得客户以一致的方式处理单个对象以及对象的组合。组合模式实现的最关键的地方是:简单对象和复合对象必须实现相同的接口

设计模式07 |原型模式

07 |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通过给出一个原型对象来指明所要创建的对象的类型,然后用复制这个原型对象的方法创建出更多同类型的对象,且数据也完全保持一致。由原型对象自身创建目标对象。也就是说,对象创建这一动作发自原型对象本身。目标对象是原型对象的一个克隆。不仅目标结构相同,数据也完全相同。根据对象克隆深度层次的不同,有浅度克隆与深度克隆之分

设计模式06 |单例模式

06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又叫做单件模式,它的核心定义是:保证一个类在一个程序只有一个实例存在,同时至少提供一个能访问该实例的全局方法。例如我们Windows电脑中的任务管理器,在整个系统运行期间,只存在一个任务管理器的实例。为了保证该类只存在一个实例,在定义该类时,需要将类的构造函数置为private权限。它有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饿汉式和懒汉式,示例代码

点击下拉
用户登录